抗击新冠肺炎

抗击新冠肺炎

新闻关注

海师一线战疫显担当 志愿服务洒爱满天涯

2022年08月16日  11:56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 [打印] [收藏] [关闭]

   8月份,三亚新冠疫情告急,海南各地疫情多点散发,疫情就是命令,为了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校党委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党委的号召,迅速做出反应,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年教师志愿者下沉到三亚和其他市县,集结六批队伍总计120人,已经安排6批70人奔赴每一个需要支援的岗位。同时,紧急捐赠了一批口罩、矿泉水、方便面等急需物资支持陵水县本号镇、英州镇、提蒙乡驻点村战疫。如今,社区、街道、村屯……海师志愿者的红旗飘扬在战疫阵地,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战“疫”风景线,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海师“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独木成林、爱满天涯”的榕树精神,为海南战胜疫情贡献海师的一份力量。

党委吹响“集结号” 频现最美“逆行者”

   “我报名!”“我要去!”“还有哪里需要人手,我都可以!”8月6日,校党委第一时间在中层干部工作群发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志愿队伍支援三亚的紧急通知后,群里迅速刷屏的一句句及时回复令人感动。很多教职工积极向所在二级党委报名,他们中有些是中层干部,有些是老同志,有的是孩子刚出生几个月的新手爸爸,有的家人刚刚动完手术,还有老师为了争取到志愿者名额,连跑了几个医院直到12点才完成核酸检测。8月8日,校党委发出《动员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抗疫倡议书》,再次动员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第二批、第三批……随着报名人数不断增加,8月12日,第六批志愿者打包好行囊奔赴一线,其中最快的一批队伍不到1小时就集结完成。

   每一批志愿者出征,校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许玫,校长过建春都要带领组织部、党政办、宣传统战部及相关学院领导为他们授旗送行。在出征仪式上,校领导代表校党委对大家的志愿壮举表示感谢,并勉励大家保持初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群策群力,不畏艰难,期待大家平安归来。

   每一批志愿者出征后,校领导都要通过电话与前方志愿服务队联系,了解前方的困难,关心志愿队员的安全,鼓励他们做好工作……。

党建引领多措并举  先锋模范贡献海师力量

   学校充分发挥党对战疫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海师第一批赴三亚抗疫志愿者率先组成临时党支部,其他5批由于分散在各村,都纷纷参加与其他单位志愿者一起组建的临时党支部,他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开展“我的抗疫故事”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了入党誓词,鼓励大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加了战疫志愿服务队成员的党性修养和觉悟,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斗志、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在大批党员志愿者的模范引领下,海师志愿者始终活跃在抗疫一线。核酸检测、秩序维护、防疫指引、人员排查、输送物资、信息上报……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海师志愿者就会出现在哪里。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他们始终闻令而动,勇往直前,更将海师“榕树精神”传播到抗疫工作中。来自文学院的志愿者在动员核酸检测时发现,部分群众对于高音喇叭中冗长的宣传语充耳不闻,便发挥专业特长将宣传语改写成更加简短、押韵,接地气,得到了村民“海棠好声音”的点赞;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外语优势,帮助语言不通的滞留的游客答疑解惑;有些志愿者发现村民不戴口罩,经沟通得知其家里口罩已用完且购买困难,便仔细记录情况向村干部反映,帮助村民争取到了必要的防疫物资;有些志愿者每天回到住处,仍不忘总结当日工作,结合实践经验向所在社区的工作领导小组提出防疫管控的意见建议。他们群策群力,在疫情防控的战役中不断贡献着“海师”智慧。

 

“园丁”华丽转身“白衣战士” 书写平凡动人抗疫故事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锋在前的海师志愿者,舍小家顾大家,筑起了阻击疫情的坚强堡垒,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平凡又感人的故事。

   郑海妹老师,来自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主要负责三亚市海棠区藤桥村核酸检测点的队伍秩序维护。引导核酸检测路线,提醒居民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安抚大家排队等候的情绪、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扫码登记信息……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几天下来她的喉咙就喊哑了,咽喉炎的职业病也犯了。其他志愿者劝她休息几天,她却拒绝说:“我们现在在跟病毒赛跑,只有坚持一下才能打赢这场仗啊。”

   吴辰老师,来自文学院。今年3月14日他刚刚迎来自己一对双胞胎女儿的诞生,在微信中看到志愿者招募通知,他义无反顾就报了名。在三亚海棠区海丰村,他作为领队一直冲在第一线,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裤子一连几天都来不及换,忙起来甚至忘记和家里去个电话。某天晚上,吴辰突然接到电话,电话那头妻子的话让他瞬间落泪:“这几天孩子总是哭闹晚上哄睡不了,没想到听到你的声音,他们就不哭了。你听,这是姐姐,这是妹妹……”

   李爱民老师,来自文学院。他所服务的地区是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居高风险区,为避免人员流动增加感染风险,需要逐户上门核酸采样。一个上午3小时不停地爬上爬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中早已汗流浃背,而直接面对阳性确诊病例和密接者,更是对他心理上的重大考验。面对风险和困难,李爱民没有退缩,还主动帮助身体不适的组员承担更多工作。同组队员这样评价他:“平时话语不多,但始终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的那个人”。

   疫情面前,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你我身边上演,郑海妹、吴辰、李爱民只是海师志愿者中义无反顾冲往战“疫”一线的缩影,一次次的汗水满面,一个个的感动瞬间,都激励着更多志愿者共克时艰。

 

舆论引领持续发力 志愿服务事迹传播四方

   志愿者冲锋在前,在后方,校党委充分发挥新闻力量,营造浓厚的同心抗“疫”氛围,努力讲好海师抗疫故事,传递海师“榕树精神”。各学院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通讯员发掘抗疫故事,撰写新闻稿件;宣传部党员干部邓山河,身在志愿服务一线,仍在工作结束后利用休息时间整理发布新闻。从8月6日以来,累计发布校园新闻13篇,官微推送29篇,官方微博推送6篇,官方视频5篇,抖音3篇,聚焦疫情防控一线人员,聚焦舍小家为大家的广大志愿者,广泛宣传报道了他们日夜默默的付出,也在宣传中及时传达最新上级决策部署和疫情防控有关知识,让防疫知识深入人心。人民网、光明网、腾讯、新浪、网易等多家媒体对海师抗疫志愿服务进行了跟踪报道。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疫情不退,防控不止。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海师志愿者”。他们因爱坚守,用行动诠释了爱满天涯的榕树精神真谛,他们闻令而动,坚守在不同的阵地,展现着耀眼的风采。我们坚信: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日出!

   致敬海师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