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著名作曲家孟卫东受邀来到海南师范大学,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我校承办的“海南民歌编创与演唱人才培养”项目学员开展题为《歌曲创作简谈》的学术讲座。
“越是民族的,越要写给未来;越是质朴的,越能打动世界。”孟卫东的讲座就如何写好歌曲深入展开。他指出,歌曲的素材与动机要集中、明朗。“好的动机必须像门牌号码,三两个音就能让耳朵找到北。”孟卫东举例,《同一首歌》前四个音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却一下把“诉说感”推到你面前。
孟卫东强调,和声不仅是支撑旋律的“骨架”,更是调控曲调走向的“方向盘”,要先行确立和声布局,避免民歌改编中常见的松散与随意,使海南原生歌调在现代语境下仍保持逻辑张力与色彩统一。他结合《春风十万里》谈到,学员们编创民族音乐作品必须“把握尺度”,应尊重原民歌的核心音调、节奏与情感气质,避免过度“现代化”或“舞台化”而失真;要在结构、旋律、润腔等方面进行深度重构,才是真正的“创作”。孟卫东对学员创作的歌曲作品逐一点评,指出旋律必须与歌词的艺术形象高度契合,如处理海南黎族民歌,应保留其语言节奏与声调特征,使“唱”与“说”自然融合。
“要想让人记住你的歌,就得重复。”孟卫东先生在讲座的最后强调,一定要注重歌曲的结构,用好和声与复调配器,让短小的民歌在舞台和新媒体上都“长得开、传得远”,最终留下一批专家认可、群众爱唱、旅游演艺愿意用的海南新经典。
孟卫东,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中国合唱联盟主席,原中国铁路文工团总团长,国家一级作曲。
著名作曲家孟卫东为“海南民歌编创与演唱人才培养”项目学员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