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校园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精华,共享海南民间艺术――记海南师范大学“榕树计划”大学生志愿科普行动

2012年09月12日 10:50来源:本站访问次数:1点击: [打印][收藏][关闭]

榕树计划”是由中共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组织发起,由共青团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贯彻实施的大学生志愿科普行动。榕树计划”研究项目共分为人文社科类项目和自然科学类项目两大项,人文社科类项目为:《黎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自然科学类项目为:《海南海岸线保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五天四个县市,行程1000多公里,足迹遍布了海南省黎族五大方言区。

7月19日清晨,考察团一行21人,在指导老师卿志军、张清心的带领下,从海口出发,经过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历时五天,走访了黎族“哈”、“赛”、“杞”、“润”、“美孚”五大方言区,各县市黎锦坊、黎锦传习所和传承村,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和民族研究所等地,对黎锦的历史做了一次追根溯源的调研,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深刻认识。

此次调研考察,由文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美术学院三个学院的老师和同学组成。调研考察团统一在《黎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的课题下,分成三个项目小组,分别是:文学院的《黎锦的传承及保护现状调查》研究小组,初等教育学院的《黎锦文化处境口述史研究》研究小组,美术学院的《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黎锦纹样的发展与传承研究》研究小组。

调研考察团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宏观上去认识黎锦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从微观上,分析黎锦纹样文化、口述史等,运用影像呈现的方式对黎锦文化进行综合考察。通过实地调查、采访,更加深入了解了海南黎锦文化,为黎锦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学校组织参与这样的社会实践,能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南黎族文化,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各个专业的同学,从自己本专业的角度出发,去研究黎锦文化,这对于我们的教师和同学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学习体验”项目负责人王献军老师这样评价。

7月23日我校“榕树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黎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课题组,在共青团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调研考察工作。

在调研工作完成后,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情感上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所有对黎锦关心的人都有这个共识:黎锦技艺是黎族历史“活”的见证者,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黎锦得到黎族妇女们一代代的传承,黎族妇女们用执着和挚爱传承着黎锦技艺,使简单的“黎锦”变得富有文化内涵,黎锦中寄存着黎族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和精神血脉,是维系民族的生命线。而今,由于时代的变迁,黎锦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环境的改变,黎锦的传承面临着种种问题。为此,黎锦的保护显得更为重要,保护是黎锦得传承不可缺的关键。在保护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其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做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和利用六大内容相结合的动态保护,只有在活态使用中不断实现文化的更新、提升、才能实现文化的安全。黎锦的传承及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携手共进,相信黎锦的明天将会更好,黎锦技艺将生生不息。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