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工作任务 | 责任人 | 责任科室 | 主管领导 |
| 1 | 学生转学、休学、退学等学籍办理 | 巩曰光 | 学籍科 | 梁广 |
| 2 | 往届毕业生学历证书的审核 | |||
| 3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末成绩的审核 | 史乙力、巩曰光 | ||
| 4 | 全校学生成绩普查 | 史乙力、巩曰光 | ||
| 5 | 2011级新生分班、电子信息校对、导入教务管理系统、网上注册、学籍表的收集、整理 | 巩曰光、史乙力 | ||
| 6 | 2011年毕业生审核的收尾工作 | 巩曰光 | ||
| 7 | 中英合作班说明会;留日学生培训、选拔及派遣 | 吉承儒、巩曰光 | ||
| 8 | 排课结果调整 | 杨杏利 | 教务科 | 廖元锡 |
| 9 | 正方系统数据整理 | 杨杏利 | ||
| 10 | 开学第一周教学检查 | 全处 | ||
| 11 | 开学初补考 | 吉承儒、李中文 | ||
| 12 | 单学期公共课重修报名 |
| ||
| 13 | 组织2011级学生计算机和大学体育选课;跨专业、跨年级、试读生选课报名 | 杨杏利 | ||
| 14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 吉承儒 | ||
| 15 | “ 课堂教学质量月” 前期准备 | 吉承儒 | ||
| 16 | 复查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试卷 | 教务科 | ||
| 17 | 第十二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启动 | 教务、外语 | ||
| 18 | 四六级报名准备 | 吉承儒、李中文 | ||
| 19 | 2011级新生外语摸底考试 | 教务、外语 | ||
| 20 | 各学院顶岗实习强化培训情况检查 | 陈艳华 | 实践科 | 廖元锡 |
| 21 | 2010-2011学年实验(实训)室信息数据统计 | 史乙力 | ||
| 22 | 2011年“ 东芝杯” 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参赛选手选拔和强化培训 | 陈林川、陈艳华 | ||
| 23 |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海南赛区)参赛组织 | 陈林川 | ||
| 24 | 2011年“ 高教社杯”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组织 | 陈林川 | ||
| 25 | 2011年顶岗实习受训教师信息收集;顶岗实习用品订做;顶岗实习分布地图及通讯录制作及相关准备工作的组织、安排 | 陈林川、陈艳华 | ||
| 26 | 中央财政资金教学实验平台项目推进;2012年实验室开放项目申报 | 史乙力 | ||
| 27 | 2011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外审 | 陈艳华 | ||
| 28 | 2011年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参与准备 | 陈林川 | ||
| 29 | 2011年顶岗实习生信息收集和驻点教师选拔、培训 | 陈林川、陈艳华 | ||
| 30 | 全校师范生“ 三笔字” 比赛 | 陈林川、史乙力、陈艳华 | ||
| 31 | 协助信息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 陈林川、史乙力、陈艳华 | ||
| 32 | 首届海南省大中专学生平面设计大赛决赛组织 | 陈林川、史乙力、陈艳华 | ||
| 33 | “ 吴多泰博士创新奖学金” 的申报组织及评选 | 陈林川、史乙力、陈艳华 | ||
| 34 | 实施新一轮“ 本科教学工程” 方案制定 |
| 教研科 | 邹木荣 |
| 35 | 审核教师教学业绩(教师职称评审;优秀教师评选) | 赵菊梅、杨杏利、高昕 | ||
| 36 | 指导学生对“ 我最喜爱的教师” 评选活动 | 赵菊梅 | ||
| 37 | 上学期网上评教工作数据整理 | 高昕 | ||
| 38 | 本学期督导工作启动 | 高昕 | ||
| 39 | “ 名师讲坛” 课程启动 | 高昕 | ||
| 40 | 中英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审定和相关组织协调工作 | 赵菊梅 | ||
| 41 | 书库往来账目的建立 | 虞敏、任丽红、陈芳 | 综合科 | 邹木荣 |
| 42 | 教材、教辅材料发放及补订(增订) | 虞敏、任丽红、陈芳 | ||
| 43 | 汇总整理“ 十二五” 教材建设规划2011年自编教材省外专家(盲审)评审材料 | 虞敏 | ||
| 44 | 2011年教材招标资料的整理、存档 | 虞敏 | ||
| 45 | 协调原教材供应商与09、10级学生教材款的结算 | 虞敏、学院 | ||
| 46 | 协调教材供应商与各学院09级学生教材等事宜 | 虞敏、学院 | ||
| 47 | 外语自主学习管理方案改革 | 虞敏、韦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