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隋耀达:扶贫路上守初心,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发布时间:2019-11-01 18:50:42来源:宣传部

隋耀达,海南师范大学2000级校友,海南共村第一书记。以下是他在中组部初任公务员培训班上的发言。

扶贫路上守初心,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大家好!我叫隋耀达,是一名普通的贫困村庄第一书记。非常感谢中组部提供这么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让我和大家分享交流工作心得感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发言的题目是《扶贫路上守初心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具体到我的身上,守初心,就要牢记党的宗旨,身怀为民情怀,热忱服务贫困群众。担使命,就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继续冲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带领困难群众同赴小康之路,为“人民满意”这份崇高而神圣的荣誉增光添彩。

    ——让人民满意,就要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

    作为党的干部,要始终对党忠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2014年7月,省里选派干部驻村扶贫,要说当时我的情况并不适合,因为我刚被查出颈动脉瘤,医生说这相当于脖子上挂了一个小炸弹,不能过度劳累。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支持和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是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有人冲锋陷阵;作为一名公务员,深入基层是为人民服务的直接途径。我向单位主动报了名,总书记发出了冲锋号令,我必须进入战斗状态,必须冲在脱贫攻坚最前线!

    ——让人民满意,就要践行宗旨,察民情、解民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我担任第一书记的村庄,是个只有600多人的小村子,但177户人家就有三分之一是贫困户。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两季稻谷饱肚皮,一季瓜菜换酒钱”。一些贫困户没事喜欢凑一块儿喝酒赌钱,却不肯干工挣钱。说到脱贫致富,都摇头叹气“没门路”。

    记得刚到共村的第一天,我在村里走访,看到几个村民围在屋檐下赌钱,立即过去制止。哪知道旁边一个醉汉突然冲上来揪住我的衣领,要我“少管闲事”。陪我的村干部急了,大声喊“阿团,住手!这是新来的第一书记!”对方才松开了手。几天走访下来,我发现村里的工作比想象的还要难。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思想工作就从阿团做起。有天晚上,我和村干部拎着肉来到阿团家。他说:“书记,那天对不住了,当时酒喝得有点多。”我趁这个机会说,“喝酒误事,还容易出事。以后要少喝酒,多花心思想想怎么挣钱。”一晚上边吃边聊,我发现他脑瓜还挺灵活,就建议他做点小生意。后来帮他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在村里开了个槟榔收购点。还帮他申请危房改造,年底盖起了新房,为他孩子申请教育补贴。阿团家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他不但成了致富能人,还当了村里的后备干部。

    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吃透村情后,我脑子里有个思路:扶贫开发,关键要找准路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我和村干部一起琢磨出“一种一养一锦一网”的“四个一”项目。种,就是种植红毛丹,养,就是圈养黑山羊,锦,就是编织黎锦工艺品,网,就是建设光伏发电站。

    ——让人民满意,就要真抓实干,强产业、促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公务员要坚持知行合一,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当初村里决定发展圈养黑山羊产业,刚开始当地老百姓不愿干,因为以前这里一直散养黑山羊,没有圈养经验,担心养不活。于是我花了半年时间自费开车跑遍全省10多家羊场考察调研,还自掏腰包分5批带着党员干部和贫困户100多人到其他市县考察牧草和黑山羊产业,终于把贫困户的心气儿鼓了起来。2016年在省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共村成立了巾帼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1200平米的羊舍,全村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种羊和现金形式全部加入合作社。

    万事开头难。记得当时建牧草基地,眼前是一片沼泽地,社员站在田埂边,谁都不想跳下去。让老百姓干,党员干部要带头干!我第一个跳了下去,不顾齐腰深的稀泥使劲挥起了锄头,带着大家热火朝天干了起来。养殖合作社刚起步,缺少发展资金,我就用工资担保和房产抵押为贫困户社员贷款。最后银行采用工资担保贷款23.5万元。

    经过三年多努力,羊场由当初的100多只发展到700多只,产值近60万元,贫困户家家分红,户户增收,实现了良性循环。村里100多亩红毛丹长势喜人,黎锦编织班免费培训的40多个妇女姐妹成立的黎锦合作社初具规模。村里多渠道筹措360多万元,利用羊场屋顶建设的500千瓦光伏发电站,今年国庆也将并网发电。村里赌钱的没了,干工的多了,等靠要的没了,懒汉变勤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里还安上了太阳能路灯,重建了村小学,搭起了乡村舞台,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村民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我这“第一书记”也越当越有劲头!

    ——让人民满意,就要甘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党员干部要坚持吃苦在前、克己奉公,始终把为百姓谋福祉的情怀刻在心上、抓在手里,在关键当头要敢于吃亏、愿意吃亏、主动吃亏,甘于奉献一辈子。2014年下乡驻村时,我女儿出生才200天。驻村几年,要说有什么愧疚,就是我和家人相聚的时间太少了。第一任期结束时,组织上让我回海口。能回去和家人团聚,我确实有些动心。但羊场刚投产,寄托全村希望的扶贫产业刚起步,我放心不下,更不能辜负那些信任我的父老乡亲。思来想去一个晚上,我决定留下并向组织申请了续任。有段时间羊场缺人手,我动员妻子辞掉在私企的工作,带着两岁半的女儿从海口搬到共村住了大半年,妻子给我和工人们做做饭,帮着干点杂工,女儿在附近上幼儿园,全家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编外”村民。我们全家连续五年春节都在共村和加茂镇敬老院度过。我这样做也是想让女儿知道,爸爸老不回家,是因为这里还有很多家、很多人需要帮助,小家、大家都是我装在心里、割舍不下的家!

    驻村这几年,我深刻体会到,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你当家人。我经常穿一双胶鞋,背一个水壶走在田间地头。累了,就在老百姓家里席地一躺,打个盹儿。我的电话成了村里的热线电话,村民们有个家长里短、大事小情,无论白天黑夜总愿意给我打电话。我的私车也变成了村里的公交车、救护车和拉货车,3年跑了近20万公里。像这样救急帮难的事,我前前后后给村民捐款捐物10多万元。身为一个党员、一名公务员,能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做点事、尽份心,我隋耀达这辈子也算值了!

    如今,共村摘掉了“穷帽子”,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我们正积极扩大产业规模,谋划乡村旅游项目,争取早日融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俗话说得好,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我知道,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成千上万的战友在冲锋战斗;在基层一线里,有无数名普通公务员在默默无闻的奉献和付出。我将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好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