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学校公告

霍乱的临床表现及预防知识

2008年11月04日  11:34 来源:本站 点击: [打印] [收藏] [关闭]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海南省不久前连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市县发生洪涝灾害,1018日至27日,海南省儋州新英镇出现了霍乱疫情。为控制疫情的扩散蔓延,把好病从口入关,防止霍乱疫情的暴发流行,校医院提醒各位师生积极做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以下提供霍乱知识供大家掌握。

一、霍乱的解释及分型

霍乱(cholera)由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为必须实施国际卫生检疫的3种传染病之一(其余两种为鼠疫和黄热病),在中国属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霍乱在1817~1923年间曾发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6次世界性大流行无一不祸及中国,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霍乱可分两型。由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被称为霍乱,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称为副霍乱。这两型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基本相同,19625月第15届世界卫生大会后,分别称之为霍乱(古典型)和霍乱(埃尔托型)。

二、霍乱的临床表现

霍乱弧菌进入人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饮食由口腔经胃到小肠。人受染后,隐性感染者比例较大。在显性感染者中,以轻型病例为多,这一情况在埃尔托型霍乱尤为明显。本病潜伏期可由数小时至5日,以12日为最常见。多数患者起病急骤,无明显前驱症状。病程可分为三期:

泻吐期

多以突然腹泻开始,继而呕吐。大便米泔样或清水样,每日数次到数十次甚至不可计数。呕吐内容物与大便性状相似。由于严重泻吐引起体液与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红蛋白及血浆比重显著增高,尿量减少甚至无尿。机体内有机酸及氮素产物排泄受障碍,患者往往出现酸中毒及尿毒症的初期症状。血液中钠钾等电解质大量丢失,患者出现全身性电解质紊乱。缺钠可引起肌痉挛,特别以腓肠肌和腹直肌为最常见。缺钾可引起低钾综合征,如全身肌肉张力减退、肌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神志不清,血压下降。

脱水期

患者脱水的外观表现非常明显,生命垂危,但若能及时妥善地抢救,仍可转危为安,逐步恢复正常。

恢复期

少数患者(以儿童多见)此时可出现发热性反应,一般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故此期又称为反应期。病程平均37天。

该病常见的并发症有酸中毒、尿毒症、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低钾综合征等。诊断以临床表现、流行学史和病原检查三者为依据。

三、霍乱病的流行与预防

霍乱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⒈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带菌者分健康带菌、潜伏期带菌和病后带菌3种。

⒉ 传播途径。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蝇均可传播该病。而水在传播本病中的作用最为突出。

⒊ 人群易感性。没有性别、年龄、民族和职业的差别。

㈡ 霍乱的预防必须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着手:

⒈ 控制传染源

⑴ 开展卫生教育,提高防病知识;

⑵ 广泛开设夏秋季腹泻病门诊,及早发现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⑶ 加强流行学监测,掌握疫情动向;

⑷ 妥善处理传染源,就地控制疫情,发现的各型病人和各类带菌者,必须及时隔离治疗,登记所有密切接触者并对之检疫 5 天(霍乱最长潜伏期)。消毒所有排泄物及有关器物与场所,最大限度地防止扩散;

⑸ 建立防疫机构和疫情报告网;

⑹ 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与疫区交通检疫,杜绝疫情扩大;

⑺ 流行季节到来前一个月在重点地区和人群中开展预防注射工作。

⒉ 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消毒和食物管理,保护水源,防止污染,改善饮用水供应条件;提倡饮用自来水,教育群众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腐败或变质食品,不吃生或半熟水产品;加强食品经常性卫生监督,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搞好饮食卫生。对病人和带菌者的粪、其他排泄物、用具衣被以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消灭苍蝇、蟑螂,注意人卫生,在控制疾病流行上均有重要意义。

 

 

 

                                    海师校医院

 

                                             2008112